13530144996
UltraFection 2.0 高效转染试剂
四正柏生物
0.5ml/1ml/2ml/5ml/10ml
FXP092
产品详情

UltraFection 2.0 高效转染试剂

 

 

保存条件: 4℃保存,1 年有效;

 

产品介绍:

UltraFection 2.0 是一款新型的非脂质体聚合物转染试剂,应用于体外高效转染,细胞毒性低,适用于含血清的培养基, 特别适于大量高表达蛋白的 DNA 转染、高通量筛选 cDNA 芯片和 shRNA 文库等。UltraFection 2.0 可高效富集 DNA, 通过内吞作用将 DNA 摄入胞内,具有结合保护 DNA 能力强,毒性低的特点,适用于以下常规细胞系:CHO、HEK293、 293F 悬浮细胞、Hela、COS-7、NIH3T3、MEF、 U2OS 等.

 

适用范围和特点:

1.与目前最常用的转染试剂相比,转染效率更高。

2.可适用于瞬时转染和稳定转染。

3.细胞毒性低,且可通过瞬时转染增加蛋白表达量。

4.有血清和无血清培养基均可使用,不受介质变化的影响,且转染后无需换液。

 

使用说明:

尽管以下转染的方法已经充分的验证过,此试剂具有高效的转染效率,但针对每种细胞,还是建议试验人员进行条件优化,通常要考虑以下问题:

1.细胞密度:大多数贴壁细胞密度在 50-70%之间,适合转染。确定转染最佳的细胞密度为每一个细胞类型的最大 效率和维护密度在所有实验的重现性。

2.培养环境:含血清的培养基可以使 UltraFection 2.0 转染效果更佳,而且在转染前后,无需更换培养基。

3.DNA 纯度和浓度要求:建议选用经过离子交换柱制备的高纯度、无菌的 DNA,去除 DNA 中内毒素的污染是保证 最大转染效率的关键步骤。以 HEK293 细胞为例,24 孔板最适 DNA 转染浓度为每孔转染 1μg DNA。

4.UltraFection 2.0 和 DNA 的标准比例是 UltraFection 2.0 :DNA=3:1,即 3μl 的 UltraFection 2.0 对应加入 1μg 的 DNA。但是推荐客户根据实验需要自行优化范围,即根据每 1μg DNA 的量调节 UltraFection 2.0 加入的量(2-8μl)。

 

部分SCI文献引用:

文章题目: PPAR gamma-regulated microRNA 199a-5p underlies bone marrow adiposity in aplastic anemia.
期刊: Molecular Therapy-Nucleic Acids
期刊影响因子: 5.919
作者: Xianning Zhang, Lulu Liu, Cuiyun Dou, etc.
作者单位: 济宁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
发表时间: 2019
原文链接: https://www.sciencedirect.com/science/article/pii/S2162253119301957

 

文章题目: Lychee seed polyphenol inhibits Aβ-induced activation of NLRP3 inflammasome via the LRP1/AMPK mediated autophagy induction
期刊: Biomedicine & Pharmacotherapy
期刊影响因子: 4.545
作者: Wen-Qiao Qiu, Rong Pan, Yong Tang, etc.
作者单位: 西南医科大学医学电生理重点实验室
发表时间: 2020
原文链接: https://www.sciencedirect.com/science/article/pii/S075333222030768X

 

文章题目: Levamisole suppresses adipogenesis of aplastic anaemia‐derived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through ZFP36L1‐PPARGC1B axis.
期刊: Journal of Cellular and Molecular Medicine
期刊影响因子: 4.302
作者: Lu‐Lu Liu, Lei Liu, Hai‐Hui Liu, etc.
作者单位: 济宁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
发表时间: 2018
原文链接: https://onlinelibrary.wiley.com/doi/abs/10.1111/jcmm.13761

 

文章题目: RNF115 plays dual roles in innate antiviral responses by catalyzing distinct ubiquitination of MAVS and MITA.
期刊: Nature Communications
期刊影响因子: 12.121
作者: Zhi-Dong Zhang, Tian-Chen Xiong, Shu-Qi Yao, etc.
作者单位: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生命科学学院病毒学系
发表时间: 2020
原文链接: https://www.nature.com/articles/s41467-020-19318-3
已经到最底了